分享按钮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资监管职能的重组——如何应对国企外派监事会的取消? >

国资监管职能的重组——如何应对国企外派监事会的取消?

——

作者简介 |  蒋大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

内容提要:中央关于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规定, 引发了国资监管权力分配以及国企治理结构设计的困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不设立监事会, 主要是指其不设立外派监事会, 并不影响其依照法律设立内部监事会进行国资监管职能调整, 也即, 此调整仅仅是“国家审计职能”的优化, 并非“社会审计职能的取消”, 更非“国企公司治理开始向审计署转移”。国资委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其内设机构的调整, 应考虑其履职效率, 并遵循有助于提升规制效率、避免职能交叉等原则。在国有企业经济表现普遍向好的当下, 在机构设置上要防止发生因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泛化而导致国资监管“走老路”的现象。

关键词:国企  国资委  审计署  监事会


2014年, 国资委主任张毅认为:“外派监事会制度是符合国情、适应企情、行之有效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 外派监事会是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 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简称《改革方案》) 提到:优化审计署职责。改革审计管理体制, 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为整合审计监督力量, 减少职责交叉分散, 避免重复检查和监督盲区, 增强监督效能, 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 相应对派出审计监督力量进行整合优化, 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 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由此, 明确将国资委的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 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简称外派监事会) , 可能形成对国资委职能定位的重组及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治理机制的调整。

换言之, 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职责并归审计署, 是否意味着审计署将成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时, “对派出审计监督力量的整合优化”, 是否意味着国资委相应机构应当予以调整?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是否意味着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在内部公司治理上, 不能或不需设立“内部监事会”?这些问题对国资委职能定位及调整具有直接影响, 需要明确的解释和回答。结合《企业国有资产法》及公司法原理, 需对上述改革方案未明确厘定的纷争进行理论解释。国企部分审计职能回归审计署, 不代表国资委应取消国企的内设审计监督机构, 同时, 取消国企外部监事会, 也不代表国企不需设置内部监事会——从外派监事会制度的产生过程来看, 该种职能调整, 仅仅是“国家审计职能”的优化, 并非“社会审计职能的取消”, 更非“国企公司治理开始向审计署转移”。


 从稽察特派员到外派监事会


在国企设立外派监事会由来已久, 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之时。外派监事会可谓与中国国企市场化发展道路相伴而生, 是对“未公司化”的国企实行“政企分开”的产物, 也是对未改制的重点大型国企实行“类公司化管理”的结果。但外派监事会制度的推行并不顺利——在其推行过程中, 曾与稽察特派员制度“并行推进”“竞争共存”。尤其在1998年到2000年间, 外派监事会事实上被稽察特派员所取代。直到2000年3月15日国务院以第283号令公布《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稽察特派员制度才被终止, 外派监事会重新一枝独秀, 成为国有重点企业规范采用的主要外部监督机制。就此而言, 外派监事会制度也可以说是在总结和全面继承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基础上留存的。因此, 如欲回答此次中央取消国企外派监事会将产生怎样的国企监督及内部治理方式的调整等这类问题, 有必要事先厘清稽察特派员的功能职责, 观察从稽查特派员到外派监事会国企监督机制经历了怎样的制度变迁。

(一) 稽察特派员

稽察特派员制度是按照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的。1998年, 国务院以第246号令颁布了《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条例》, 正式引入对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实行的稽察特派员制度。按照《条例》规定, 稽察特派员制度是旨在“加强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财务监督, 评价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员的经营管理业绩”而设立。稽察特派员由国务院派出, 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行使监督权力。稽查特派员对国务院负责, 由国务院任免, 一般由部级、副部级的国家工作人员担任, 每个稽查特派员配助理若干人, 组成稽查员办事处, 一般负责5个企业的稽查工作, 一般每年到被稽查企业稽查两次;  稽查特派员和稽查特派员助理的任期为3年, 可以连任, 但对同一企业不得连任。国务院设稽察特派员总署, 工作机构设在人事部。稽察特派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 维护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 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对被稽察企业进行稽察。稽察特派员与被稽察企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稽察特派员不参与、不干预被稽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稽察特派员的主要职责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财务稽查, 发现问题, 防止国有资产的贬值和流失;二是以财务分析为基础, 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价。具体来说, 稽察特派员需履行下列职责: (一) 检查被稽察企业主要负责人员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 (二) 查阅被稽察企业的财务报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一切资料, 验证被稽察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资料是否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情况、还债能力、获利能力、利润分配、资产运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 (三) 监督被稽察企业是否发生侵害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四) 对被稽察企业主要负责人员的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 对被稽察企业主要负责人员的奖惩、任免提出建议。 

(二) 外派监事会

虽然在制度上, 外派监事会很早就存在, 甚至早于稽察特派员, 但外派监事会的规模化、有序化的发展, 是与稽察特派员制度的运用密不可分, 甚至可以说, 逐渐流行的外派监事会制度实际上是从稽察特派员制度演绎而来, 基本继承了稽察特派员制度的衣钵。外派监事会在功能设计及组织构成上, 也基本与稽察特派员相同, 尤其是在2000年通过外派监事会的专门文件后, 外派监事会制度基本上是稽察特派员制度的翻版。

早期国企外派监事会的组成基本全部外部化和行政化, 主要负责财务监督和人事任免/奖惩监督。例如, 按照1994年《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务院指定由其监督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履行监督职责时, 可向企业派出监事会;国务院授权的全国性总公司对其所属企业财产履行监督职责时, 也可向企业派出监事会。监事会是监督机构根据需要派出的对企业财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的组织。该时期监事会的构成人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行政性, 是国务院授权的监督机构派出, 由企业外部特定机构/行政机构人员或其选派的人员组成。而且, 为保障外派监事的履职独立性, 法律要求监事会成员全部兼职, 且要求原则上不得在企业任职, 即便是职工监事, 也是由监督机构选任, 避免内部控制。监事会主要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监督, 评价企业经营效益和确保企业财产保值增值, 对厂长经历的任免及奖惩提出建议, 或者为厂长经理提供咨询意见。正是因为监事会的此种“财务监督”为主的设计, 法律要求监事会和监事“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权”, 以确保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经营主体。监事会如果出现对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干预行为, 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2000年《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通过后, 监事会的上述外部、独立、不干预企业经营的角色进一步固化。外派监事会呈现出取代稽察特派员的一面, 基本上对稽察特派员制度进行全面接管。按照条例规定, 监事会是“选择性派出”, 并非所有国有企业都要设立监事会, 而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 对国务院负责, 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国务院派出监事会的企业名单, 由国有企业监事会管理机构提出建议, 报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8月对首批27户国企派出监事会, 先后陆续向117户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监事会。在职责上, 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 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在具体职责上, 监事会与稽察特派员的制度继受体现得至为明显。而且, 监事会与企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法律仍然希望外派监事会与企业经营维持适当距离。但监事会组设上, 仍采集中体制, 专门设立监事会办公室作为监事会的管理机构。监事会管理机构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协调监事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的联系,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事项。监事会管理机构是一个外部的行政监管机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管。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工作局 (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 承担国有企业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监事会主席对口分管监事会办事处。 

很明显, 无论是稽察特派员还是外派监事会制度, 都是企业外部的治理监督机构, 稽察特派员和外派监事会在组成、职责及经费来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行政性。虽然稽察特派员和外派监事都是基于国务院机构改革、试图精简机构、实现政企分开而设, 故在职责安排上, 不仅从正面要求其主要进行财务和人事监督, 还特别强调其不得干预企业经营, 以与企业经营事务保持距离, 实现政企分开, 但显然稽察特派员和外派监事仍是外部的“行政化”监管机制,  并未实现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嵌套, 此种监督方式因有强力的行政资源作后盾, 对企业的监督效果明显, 但其与公司内部治理的不协调以及相互的不协调也甚为明显。尤其是, 该两种机制的设计均以“财务监督”为中心, 以行政监督为本质, 与其他国家外部监督机构的监督冲突更为明显, 例如审计署, 很容易形成国家审计机构的财务监督与稽查特派员、外派监事的财务监督的重复行动, 由此, 给被监督企业不当增加了配合成本和财务负担。


撤销外派监事会与公司治理优化:国企如何改变?


在中央出台取消外派监事会的改革措施前, 坊间也普遍认为外派监事会存在明显危机。一些企业或学者主张, 鉴于外派监事会所存在的行政性特点, 迟早应取消外派监事会的设置, 以内部监事会或者行业监事会代替, 或者采取“外派内设”、“外派内联”等方式, 直至走向独立监事制度。例如, 王世权认为, 国企集团整体改制上市后, 集团公司的空壳化使得履行出资人监督职责的外派监事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国企监事会制度直面如何创新的现实选择, “外派内设”、“外派内联”与“独立监事”成为国企监事会制度创新的关键概念。  国资委也吸收了设立行业监事会的建议, 在内设的监事会管理机构上, 根据行业突出监管的差异性。然而, 中央正式决定取消外派监事会之后, 是否意味着监事会在国企完全消失?是否在国企存在内设监事会的可能?在改革前的实践中, 国资委系统对监事会应如何改革, 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探索和方案。例如, 有学者对国务院国资委以及北京、青岛、上海、吉林等省市的调研发现, 在国企集团整体上市的背景下, 国有上市公司的监督方式主要形成了“外派监事会+内部监事会”“外派监事会→内部监事会”和“外派监事+其他监事=内部监事会”三种典型的监事会改进模式。“外派监事会+内部监事会”是改革前国资委主推采用的模式, 即外派监事会监督集团, 并对集团在上市公司的投资以股东身份进行延伸检查, 内部监事会则正常履职;“外派监事会→内部监事会”是此前国内金融企业采用的模式, 集团整体上市后, 撤销了外派监事会, 只设立内部监事会, 部分外派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转为内部监事;“外派监事+其他监事=内部监事会”是改革前一些地方国资委采用的模式, 国资委提名的专职监事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进入上市公司监事会, 与其他内部监事一起组成内部监事会。 

可见, 在《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国有公司应设立内部监事会的背景下, 撤销外派监事会为国企公司治理进一步“向公司法靠拢”营造了机会。外派监事会的优点是监督独立, 其缺点是过于行政化及“非常驻监督”、不干预企业经营, 无法及时对错误、有问题的经营决策予以监督, 导致其监督呈现明显的“事后诸葛”、“惩罚纠错型监管”的特点。为此, 国资委在新形势下, 要结合外派监事会的优缺点, 重新设置/协调国企内部监督机构的职能分工, 在企业内部实现“外派监事会内部化”以及“内部监事会外部化”双重变革。

(一) 外派监事会内部化

对国有企业而言, 撤销外派监事会, 并不代表彻底取消/废除国企的监事会设置, 相反, 意味着国企要进行“外派监事会内部化”的治理优化。这是由改革方案本身的逻辑、公司法的规范要求以及国企改制的实践进化等因素决定的。

其一, 改革方案本身的逻辑——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按照改革方案的上述要求, 仅仅是否定了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监事会, 如前所述, 在现行制度环境下, 该种监事会仅是“外派监事会”。可见, 改革方案并未否定国企设立的任何监事会, 尤其是没有否定已进行公司化改制的国企依照公司法及《企业国有资产法》设立内部监事会——基于立法权限的法定, 中央在改革方案中无法废除《公司法》及《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的相关规定。因此, 不能认为改革方案彻底取消了国企监事会 (包括内设监事会) 这一公司治理机构。

其二, 公司法的规范要求——需要设立内部监事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 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设置监事会, 有限公司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 可以设1-2名监事, 不设监事会。国有独资公司应当设立监事会, 而且, 其成员不得少于五人, 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但是, 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监事会成员中指定。同时, 《企业国有资产法》第19条也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监事会。”可见, 对于已实现公司化改制的国企, 设立内部监事会是现行立法的强制要求, 仅在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公司, 法律才允许不设监事会, 而以1-2名监事取代。即便此种情形, 该1-2名监事在功能上也相当于监事会, 履行着监事会的职能。而且,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 一般属于国有独资公司 (即, 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公司) , 不属此种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普通有限公司, 因此, 设立“内部监事会”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法定义务。

其三, 国企改制的实践进化——基本完成公司化改革。在实践中, 改革方案中所谓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一般是指中央企业, 而按照国资委的工作部署, 中央企业在2017年要全部实现公司化改制。因此, 这些所谓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已全部以公司形态出现——而且, 一般体现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多元投资主体的国有公司, 按照前述《公司法》的规范要求, 这些公司需要设立内部监事会, 以符合《公司法》的规范要求。可见, 国企改制的实践进化也表明, “外派监事会的内部化”是实现国企规范治理的必然要求。

其四, 未改制的国企, 也可尝试设立内部监事会。例外情形可能是对尚未实行公司化改制的地方国企, 是否可在其未采公司形态时, 尝试建立内部的监事会机制?理论上应当可行。首先, 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第19条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监事会。国有独资企业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委派监事组成监事会。国家出资企业的监事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 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检查。”同时, 《企业国有资产法》第11条还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 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因此, 对于未实行公司化改制的国企, 国资委可以通过规范企业章程的形式, 让该类企业设立内部监事会, 试行与规范的公司类似的治理结构。其次, 非公司企业甚至非企业组织, 采用类似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在实践中也是常见的, 例如, 大学/研究机构设立董事会或监事会、合伙企业设立董事会或者监事会, 这样的现象在实践中并不少见。此种组织机构的组设在法律无明确禁止之情形, 属私法自治/营业自由的范畴, 国资委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企业章程的方式, 在非公司制国企试行内部监事会制度, 从而尽早实现国企内部治理的规范化和统一化。

综上可知, 中央有关机构改革方案提到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不再设立监事会, 在制度逻辑上仅应理解为不再设立外派监事会。而且, 该规定仅仅针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 并未否定所有国企设置各种形式监事会的可能。按照《公司法》规定, 改制为公司的国企原则上应设立监事会, 国有独资公司也应设立监事会。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一般是央企, 这类企业在2017年底已完成公司化改制, 非属普通有限公司, 一般承担着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责任。因此, 设立内部监事会是其不可避免的法定义务。即便对于未改制的国企, 仍可尝试以章程安排的方式设立内部监事会以规范企业治理。所以, 从《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逻辑来说, “不再设立外派监事会”, 只意味着外派监事会的内部化, 不意味着监事会机构在国企的彻底消亡。

(二) 内部监事会外部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熟人文化, 因此, 若内部监事会主要由内部人员担任, 则很难实现监督的独立和有效。中国文化还是一种威权文化, 监督者的权威和地位高低也往往会决定监督的最终或实际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中纪委的党纪监督极为有效的重要原因, 就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将中纪委打造成了监督的权威中心, 确保了其监督的力度和威慑性。反过来, 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为何实效不佳, 就是因为监督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和地位不够——一则, 证监会手中并无类似于中纪委那样的“类警察权”;二则, 证监会的行政权威不够。一些国有重点大型央企的上市公司, 其董事长或为部级干部, 掌握着或能调动巨大的行政、经济资源, 即便证监会主席与其比较, 其行政地位、行政权威也捉襟见肘, 更勿言直接履行监管职责的职能部门, 如何能对该类公司实现有效监管?由此可见, 监督机构拥有足够的权威性和地位, 也可能是稽察特派员制度和外派监事会制度实施以来, 监督效果要明显好过此前所具有的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原因。因此, 对国企而言, 要实现内部监事会的有效运转, 还必须保留外派监事会的优点, 实现“内部监事会的外部化、权威化”, 尤其是要协调好内部监事会与外部董事之间的职责分工。

其一, 内部监事会的外部化。所谓内部监事会的外部化, 是指即便在国企内部设立监事会机构, 该类监事会机构主要应由外部人员组成——内部监事会外部化, 以保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考虑监事会工作的专业性, 应增强该类人员的专家比例, 主要由行业内专家和会计、法律专家/专业人士构成。由此, 需要反思职工监事的意义——职工监事主要体现在委派权的分配上, 即职工监事应理解为“由职工选任的监事”, 并非指“由职工担任的监事”。事实上, 由职工担任职工监事, 往往基于企业对职工的劳动合同控制力, 该种职工监事很难顺利履行监督职能, 达成监督绩效——职工监事成为“沉默的花瓶”乃是常态。因此, 应当为职工监事正名, 将内部职工监事外部化——职工监事非指由职工担任的监事, 而是指由职工控制选任的监事。这就如同, 股东选任的董事, 其本身未必一定需是股东一样。当然, 对此, 需要重新解释或修订公司法关于职工监事的构成, 明确职工监事未必或一定需由职工担任, 以让职工监事的选任空间更大, 使其真正能发挥监督功能。

其二, 内部监事会工作职业化。所谓内部监事工作职业化, 是指监事会成员在任期之内应在被监督企业常驻, 以解决目前外派监事会成员监督工作“临时化”的问题。如果监事能在企业常驻, 则有助于进行基层沟通, 了解企业经营信息, 及时履行监督职责, 避免监督主要是“事后惩罚”此种方式单一的弊病。若监事能常驻受监督企业, 充分应用“监事关注函”, 强化企业内部风控, 则更有利于提升监督效果。由此, 可能会形成“职业监事”或者“职业监事团队”的现象, 相应地也应大幅提高该类监事的津贴水平, 至少使其可以达到与执行董事持平的状态, 以解决监督者位卑权低、不受重视的问题。

其三, 协调监事与外部董事之间的关系。内部监事机构外部化, 还意味着内部监事会的构成人员应与外部董事一样, 主要由与企业无利害关系的外部人员构成。但与外部董事不同, 内部监事任职期间常驻企业, 可以避免外部董事临时参会所产生的监督精力不够的问题。而且, 内部监事会与外部董事要协调配合, 共同完成公司内部治理的管治任务。按照目前法律安排, 二者之间的职能区分可以简述为:外部监事主要承担财务监督权;外部董事主要承担业务监督权。在目前的制度中, 内部监事会成员可以列席董事会, 但无表决权, 而外部董事可以出席董事会行使表决权, 但其通常不常驻企业, 缺乏对企业经营信息的全面了解。因此, 外部董事与监事会成员应建立常态沟通机制, 监事会成员发现有关经营方面的问题, 可知会外部董事并利用其在董事会上的表决权, 延升监事对企业的监督权。

由此, 还须反思现行立法关于监事不得干预企业经营的问题。监事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达到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进行影响才可视为“干预”?现行立法并无明确规定。之所以要求监事会不得干预企业内部经营, 主要是因为此前的外派监事会是行政化的机构, 主要从事财务监督为主, 此种安排可以避免对企业经营的干预, 从而达致“政企分开”的机构改革目的。但由于《公司法》对监事会职权的设计, 此种“不干预企业经营”的陈规可能基于以下原因需要修正。第一, 《公司法》上监事会的监督需要透过对公司经营的“干预”得以实现。若监事会不能“干预”公司经营, 则法律不必引入其“列席董事会”、了解经营信息的规则。此种“列席董事会”的要求, 可能旨在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经理不合规经营行为进行干预的权利空间。第二, 有必要区分“干预”与“干涉”的不同, 干预应当理解为中性行为——“干预”不代表“干涉”。按照《公司法》的规定, 监事有权对董事、经理的违规行为进行制止, 因此, 要区分“不正当干预”与“正当制止”的不同, 监事发现企业董事/经理在经营方面存在违法违规情形, 直接予以制止不应构成所谓“干预”。在实践中, 也有人主张, 监事会事前监督不够,  因此, “监事会要着力强化企业重大决策行为的过程监督, 对企业投资、举债担保、产权变动、财务预决算、重大项目招标等决策过程进行监督。这包括:要监督公司是否建立了明确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程序和责任追溯机制;要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进行动态监督, 其中包括决策的前期准备、决策的形成过程、决策的申报审批等;要对战略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监督, 防止有损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决策行为发生, 为战略发展保驾护航。”这些监督活动, 基本都是介入了企业经营决策。此外, 据江苏国资委监事会工作处人员介绍, 2012年, 监事会参加企业董事会等有关会议时, 都会针对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会后都及时将会议主要内容及监事会意见报送国资委, 使国资委领导和相关处室能及时了解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情况。这样的工作方式, 能否视为事实上介入了企业经营呢?

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不再设立外部监事会, 不意味着国企从此不再设立各种形式的监事会, 只是意味着类似于稽查特派员的外派监事会之取消, 监事会仍可按照《公司法》实现内设化。同时, 为强化其监督权威和效能, 内设监事会应实现外部化, 以优化国企的内部治理。


审计署职能回归对国资委的冲击:国资委如何改变?


按照机构改革方案, 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 相应对派出审计监督力量进行整合优化, 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 这意味着审计署以及国资委的职能应如何调整?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即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职责划归审计署, 此种审计职能的统一优化, 不意味着审计署成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也不意味着国资委不再履行对审计成果的运用、整改监督职责, 同样也不意味着国资委内部的监督一局、二局、三局需要并入审计署或者简单地予以撤销。 

版权所有 © 中企培(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京ICP备13012228号-1